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围绕建设第一个复旦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和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如今斯人已逝,恩泽长存,大师远行,长歌未尽,王老师的崇高品德和学术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8月26日晚,得知恩师去世的噩耗,他得安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早些年,超声测骨骼因其难度高,是一个研究者甚少的冷板凳。他带领团队在医学超声图像处理、骨超声等领域获得多项成果,在超声诊断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卓越贡献。上次听王老师的演讲,是在学院成立二十周年的大会上,他分享了《往事并非如烟,当今也很精彩》的报告,对我们学生再创佳绩提出要求和期待。他一生发表论文350余篇,著作(合编)7本,有11项代表性发明专利。2022年8月26日21时38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学部主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在他看来,两个领域的交叉汇集点特别容易找到创新突破点。副校长汪源源主持告别仪式。从学生角度来看,她认为未来可以加强信息服务建设,优化校园学习生活体验。
他希望学校出谋划策,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在生活服务上加快推进一网通办等智能化服务,依托线上平台优化办事流程。二是提供系统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让学生在体验、思考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科研规划、生涯规划。此外,她表示江湾校区保健室业务范围少,期待参照邯郸校区建设综合性多科室校医院。
希望学校在网络设置、提升食堂饭菜口感等方面能进一步优化。希望同学们带着国之战略人才的目标走向实践的热土、科研攻关的道路,并内化为人生发展的深层次力量。
会上,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徐阳主持并简要介绍了2022届毕业生我为母校献金点子活动开展情况。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为英文授课的硕士提供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门必修汉语课程。华山医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夏天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两个问题并畅谈个人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她提出开设学术写作课程,举办系列沙龙、工作坊,安排写作顾问线下值班,提供写作咨询,建设学术写作中心网站,整合各类资源等四点建议,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学术写作技巧。
在生活设施上,她建议学校完善护理学院园区快递间、浴室等生活设施与管理方式典礼上,复旦大学2022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和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之星揭晓。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一批优秀同学选择奔赴国家亟需人才的地区和行业就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人生最大最持久的挑战,就是如何面对挑战。
同学们的理性冷静、认真坚毅、友爱担当让我们欣喜欣慰,也证明大家是能够堪当大任、拥抱未来的一代复旦人。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等校党政领导以及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等共同送别毕业生。
他希望同学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保持进步的状态。第二,用责任激励担当、激发创新。
制图:曹丛钰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学校为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均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院教授李骏在发言中用三个故事向毕业生们分享人生体验,以亲身经历教导大家如何珍惜每一个机会、如何从逆境中走出以及如何葆有对事业的热情。旦复旦兮追求每一次新进步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同学们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考验,完成了一次毕业大考。过去三个多月,校园是一个健康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今天,他们,告别复旦校园,奔赴星辰大海,不忘家国使命,开辟远大前程。
在师长鼓励下攀登又一座人生高峰毕业生取得今日成绩,离不开老师培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国正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希望大家以天下为己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葱茏草木,目送前进脚步。每天坚持不退步,每天争取一点新进步,终能迎来新气象、造就新局面,这是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的奋斗意象。
邯郸校区主会场邯郸校区分会场江湾校区分会场枫林校区分会场张江校区分会场在母校祝福中留下独一份毕业记忆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学校创新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校园中、网络上营造温馨的毕业氛围,为毕业生创造暖心的毕业记忆。通过云合影系统,毕业生可以上传个人照片,在线生成与学校地标的合影。
未来,面对未知,我们一定会牢记恩师的教诲、秉持复旦的精神,做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更要主动做历史的书写者,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书写青春华章。除此之外,校团委还计划通过云视频录制的方式开2022届毕业晚会,与毕业生们共同回忆大学生活,为毕业生们送上毕业祝福。崎岖坎坷的学术训练像是人生的历练、品性的磨砺,为自己在社会的各行业各业迎接挑战、突破自我奠定底色,增加底气。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娜瑟,在她看来,这体现了上医正谊明道的院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1984级博士生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作为校友代表寄语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将收到镌刻着复旦印记的旅行收纳包,旅行包汇聚了复旦校徽、校训、复旦人篆刻印章等元素,研究生毕业生将收到特别制作的毕业纪念衫,在母校的美好祝福中,奔赴星辰大海。
典礼上,2022届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和第十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奖名单公布,教师代表上台,接受学生的敬意与感谢。毕业MV人物甄选唱出了青春之声,讲述了在复旦的难忘记忆,表达了毕业学子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第三,要坚守初心,追求每一次新进步。每一名复旦人用责任和担当,铸起校园战疫的铜墙铁壁,汇入国家和城市追求进步的洪流。
不管面临什么困难,都能像小男孩一样充满勇气。世上的事,变是常态,不变也是常态,不变的是初心、信念和追求,以不变应万变,靠的是坚持二字。在自强拼搏、服务奉献、科研报国、全面发展、抗击疫情方面,他们是毕业生的先进榜样,是复旦精神的践行者。2022届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生之星获得者、物理学系2018级本科生喻知博表示,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切问与近思引领他提出科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博学与笃志让他坚定了通过天文研究为国奉献的终身志向。
今年,复旦大学共有171名本科生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本科生),462名研究生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复旦大学研究生团工委、研究生会推出的毕业电台企划让没来得及言说的祝福发声,让所有的情感能够被听到。
时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与奋斗一脉相承。毕业晚会云红毯仪式人物提名投票面向全校师生,票选出了15个有复旦特色的团队与个人,他们将作为毕业生代表参与云红毯仪式录制,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
复旦的100件小事和毕业专属形象同步开启线上通道,同学们可以通过2022复旦毕业季云上游园会小程序参与互动,生成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海报。临别之际,学校在各校区设置合影点,为毕业生提供合影留念、打卡的机会,添一份毕业仪式感。